简讯-我司监理的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门急诊综合大楼计划于2022年6月封顶 2023年底完成工程建设
昨天是中国共产党99周年华诞,在这喜庆的日子里,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举办门急诊综合大楼主体工程启动暨项目联合党支部成立活动,把党旗插在工地一线,提振全体建设者的精气神,积极投入项目建设、推动医院发展,为党旗增色,为中山添彩!
预计2023年底完工 将显著改善就医环境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门急诊综合大楼是市委市政府重点民生工程,选址于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总部院区内西南侧、5号楼西侧,计划于2022年6月封顶、2023年底完成工程建设。项目总投资概算50558万元,总建筑面积80636平方米,是集门急诊、医技检查、手术、住院为一体的综合大楼(地上22层、地下3层),设计门急诊量为10000人/日,设置住院床位430张、停车位426个。该项目建成后将整合和优化厦门大学综合学科优势及厦门市医疗卫生资源,有力提升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医疗服务,改善厦门及周边地区人民群众的就医环境。
在市委市政府的关怀指导和社会各界及各参建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全体建设者撸起袖子加油干,紧锣密鼓抓落实。项目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基坑已全面封底,项目主体工程建设正式启动,迈出了项目建设最为关键的一步。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蔡建春表示,在党旗指引下,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已走过92年风雨征程,经过几代中山人的共同努力,医院建设取得跨越式发展,现已成为拥有4个院区、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于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和国家重点大学研究型附属医院。医院以患者需求为发展导向,推进学科高地和技术高地建设,提升医教研水平,深度融合“互联网+医疗”,建设智慧医院等,着力解决百姓关注的医疗民生问题。医院现有的门诊大楼建于20世纪90年代初,使用近30年,砖混建筑结构陈旧,格局也不合理,总建筑面积与设计日均门急诊量都远远无法满足目前医院的发展需要。新门急诊综合大楼建成投入使用后,将有效缓解群众就医难、停车难等问题。届时,医院将对整体医疗布局进行调整,进一步优化就诊流程,推动医疗服务质量提升,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进一步提高患者满意度。
党建共建创新实践“党建+基建”新模式
本次活动由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副院长蔡成福主持。活动现场,代建、监理、施工单位成立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门急诊综合大楼项目联合党支部。项目联合党支部书记、福建省二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厦门分公司党支部副书记何建平说,将支部建在项目上,让党旗高高飘扬在工地上,就是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为工程建设注入红色力量,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此外,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保障部党支部还与项目联合党支部签署了共建协议,确定结对成为党建共建单位,双方共筑党建基础、共学先进典型、共促队伍建设、共解建设难题、共守廉政要求,通过创新实践“党建+基建”新模式,全面促进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门急诊综合大楼项目尽快建成投用。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党委书记牛建军表示,当前,全院上下正在深入开展“深化大学习、提振精气神”专项活动,推动思想大提升,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一直以来,中山医院坚持把党建与医院发展紧密结合,以党建促业务发展,为医院全面发展装上了动力强劲的“红色引擎”,按下医院创新发展“快车键”;医院也将继续深化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冲锋在前、迎难而上,主动作为、共同谋划,为百姓提供更优质的就医环境,更好地为人民健康保驾护航。